彩扎(麒麟制作)是广东省清溪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,清溪的麒麟制作历史至少已有160余年,彩扎扎制麒麟舞道具麒麟头与麒麟被的传统手工技艺,已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




图说彩扎麒麟制作

麒麟制作重在麒麟头的彩扎,其以生竹片、黄藤、优质沙纸等为材料,经破竹、扎架、安装、上色、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。

其中黄素明祖传编织的“高华麒麟”最具代表性。其制作的麒麟融手工、剪纸、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,坚韧耐用,画工精美,形态逼真,在颜色搭配上也颇为讲究,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,是研究客家先民的民俗习惯和活动变迁的有效见证与重要依据,对客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扬有重要作用,同时也具有宗教、民俗、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。



麒麟制作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,创始人是黄娇。1861年,时年20岁的黄娇在清溪当时最繁华的大利利和村开设了“利和高华”纸扎店,其中麒麟制作是他最娴熟的手艺。如今,其麒麟制作手艺已传至第五代。